“找矿突破在行动”中央媒体基层行走进安徽

发布日期:2012-10-16    浏览次数:1767

“找矿突破在行动”中央媒体基层行走进安徽

作者: 周华明 张福友 张立   来源: 中国矿业报

    找矿“春风”至,“秀美”在江淮。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十余家媒体的记者近日踏上有着“吴头楚尾”之称的安徽,到找矿一线捕捉新亮点,总结新经验。

 

    近年来,安徽省先后发现和探明大中型矿产地87处,新增资源储量煤炭57亿吨、铁矿石9亿吨、铜金属量109万吨、铅锌金属量186万吨、钨20万吨……发现和评价了金寨沙坪沟特大型钼矿、祁门东源大型钨矿,改变了两大山区(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无大矿的历史。老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亦取得重大进展,发现和探明了南陵姚家岭特大型锌金多金属矿、池州黄山岭深部和青阳高家塝大型钨钼矿、庐江泥河大型铁矿等。今后,该省将以找铁、铜、铅、锌、金、钨、钼、煤、铀、地热等资源为主,兼顾优质非金属。到2020年,预期提交矿产地70处~100处,其中金属矿50处~70处、煤矿10处~15处,其他10处~15处。形成5处~10处新的矿业开发基地,建立3处~6处国家级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据了解,在怀宁县月山地区,安徽省地矿局326地质队通过地质工作,在老矿区外围深部找到的一个大型富磁铁矿床,填补了安徽省无大型富磁铁矿的空白。预计近期将完成这一地区的勘探地质报告编写工作。除大型富磁铁矿外,项目中铜、镓、钴等资源量也均达到了中型规模。在庐江县沙溪矿区,由安徽省地矿局327队承担的省基金项目“安徽省庐江县沙溪铜矿深部及外围铜金矿普查(续作)”又取得重大进展,预获铜资源量50万吨以上。加上已通过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的(332+333)类铜资源量为103.48万吨,沙溪铜矿区资源量累计可望达150万吨以上,达到了特大型矿产规模。

 

    安徽是“找矿突破在行动”中央媒体基层行活动关注的第6个省份。在今后的几个月中,国土资源部还将组织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记者,深入其他省份进行深入采访报道。

 

 

    引 子

 

    这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区。从先秦时期的老子、庄子,到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南宋的朱熹及其理学,再到近代的桐城派,这里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也是极具探索、实践精神的群体的聚集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的农民创造性地实行了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向全国推广开来,为我国农村的改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安徽,这个历来重视知识文化积累并勇于探索的区域,在地质找矿实践中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关注我国地质找矿工作的人都熟悉,这里诞生的地质找矿实践成果之一——安徽“泥河模式”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其应运而生的“泥河速度”和“泥河效益”所体现的“速度”及公商“顺畅”连接的新机制,带来了强有力的生产力爆发。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曾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泥河模式”,赞扬其在制度改革方面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随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这一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关键性指导性文件的出台,全国刮起了一股找矿“春风”,江淮人又为不断摸索并建立以市场为机制的找矿平台树起了一座新的航标……

 

    安徽省近年来在地质找矿方面取得了哪些瞩目的成果?他们在全面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及打造找矿制度平台建设方面又有哪些摸索?9月24日~27日,本报记者和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数家媒体的记者齐聚这块神奇的土地,勾勒魅力安徽。这也是“找矿突破在行动”中央媒体基层行活动关注的第6个省份。

 

    (一)

 

    9月25日,怀宁县月山地区。

 

    “这是在老矿区外围深部找到的一个大型富磁铁矿床,填补了安徽省无大型富磁铁矿的空白。”当记者估算所在地与“麦地诗人”海子的故乡有多远时,安徽省地矿局326地质队队长程长根的介绍将记者的思绪拉了回来。

 

    据他介绍,这个找矿勘查区是326地质队工作了数十年的老矿区,是该地区西马鞍山铜矿(安庆铜矿)发现近40年来新的重大突破,也是这个队建队55年来首次找到的大型金属矿床。今年10月份,工作人员将完成这一地区的地质勘探报告编写工作,除大型富磁铁矿外,铜、镓、钴等资源量也均达到了中型规模。

 

    “敢于跨出历史经验,创新了老区找矿思路;运用物探最新技术,合作研究了预期靶区;合并矿权整装勘查,提高了找矿突破价值。”谈及这次找矿突破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程长根了然于胸。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该项目在创新地质勘查机制方面的有益摸索。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是社会企业与地勘单位合作、共同投资的勘查项目,地勘工作由地勘单位全面负责,找矿决策快、效率高的优势得以显现。

 

    “勘查工作分预查、普查、详查、勘探4个阶段相继进行,并将它们有机‘压缩’在一起,相互渗透,强力推进,实现了‘一步勘查’,一次性到位,从而大大缩短了地质勘查周期,原本10年才能完成的勘查工作不到4年就完成了。”程长根自豪地说,“有了当年承担泥河铁矿钻探施工任务的经验,‘泥河模式’在这里得以复制。”

 

    “项目已提前进入了开采筹备阶段,2年~3年内将实现开采。”他透露,在提交地质勘探报告前,成立合资公司、合资股东再次吸收和重组、与矿区地方政府合作协商、确定开采项目总图设计方案、项目融资等多个前期筹备工作就已经完成,“这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了地质勘查与矿山开采的最佳衔接。”

 

    (二)

 

    在距离怀宁月山仅几十千米的庐江沙溪矿区,326队的“兄弟单位”——327队摘下了另一个找矿的“硕果”。

 

    由该队承担的正在实施的省基金项目“安徽省庐江县沙溪铜矿深部及外围铜金矿普查(续作)”取得重大进展,预获铜资源量50万吨以上。

 

    “加上已通过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的(332+333)类铜资源量103.48万吨,沙溪铜矿区资源量累计可达150万吨以上,达到了特大型矿产规模。”安徽地矿局327地质队队长赵宏如是介绍。

 

    据了解,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区位于庐江县城南。1959年~1981年,该地区提交了中型铜矿床一处(即铜泉山矿段),获得铜资源量32.33万吨。2003年起,通过省级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前期为地勘专项费项目)的实施,该地区取得了重大找矿成果,截至2010年12月,除查明铜资源量103.48万吨,还探获伴生金达41.40吨。

 

    谈及正在施工的“沙溪铜矿深部及外围铜金矿普查”项目为何能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赵宏认为,省级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在沙溪铜矿区的找矿中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他表示,正是由于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的持续实施,他们才能初步查明凤台山矿段的铜矿资源,为该矿段的整体出让提供了依据,从而吸引了社会企业、地勘单位资金投入勘查,使该地区乃至较大区域内的地质找矿工作呈现出了新的繁荣景象。

 

    “铜泉山、凤台山矿段在地质勘查取得重大成果后,适时出让,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即时介入,加大了该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力度,加快了该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步伐。”赵宏还介绍说,在省地勘基金项目施工的同时,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还组织专家加强地质科学研究工作,对矿床的成因、形成机制、控岩控矿构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找矿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

 

    当然,这两处的找矿突破只是安徽省实施地质找矿行动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的一部分,有熟悉情况的人这样评价。就安徽省地矿局来说,它们只是该局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实现“1510”找矿目标(找到1个特大型、5个大型和10个中型)的一部分。

 

    该局副局长徐小磊在采访中介绍,目前,他们在“十二五”开局已经完成了金寨沙坪沟钼矿详查工作,提交了钼矿资源量239万吨,是目前世界第一大单体钼矿床;霍邱刘寺铁矿详查工作即将结束,资源量约达1.25亿吨;周集铁矿深部普查工作,新增资源量有望超过1亿吨;东至兆吉口铅锌矿目前已找到近30万吨铅锌,最后有望提交资源量50多万吨。此外,他们还在皖东地区找到了原生金刚石,实现了安徽找金刚石历史上的重大突破,初步估算仅一个矿点就将提交29万克拉资源量。

 

    与此同时,该局坚持走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并取得了较好进展:付老庄铁矿已建成投产,今年上半年生产铁精粉4万吨,实现产值达4800万元;沙坪沟钼矿勘查工作已经结束,开发建设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与中国五矿合作的泥河铁矿已全面进入开发实施阶段;刘寺铁矿将于10月底提交详查设计和勘探设计;安庆月山铁矿已经进行了开采设计的初步论证工作……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安徽省地矿局在建立和完善找矿激励机制方面的新举措。记者了解到,如若找到矿,该局将根据矿产大小奖励10万元~300万元给找矿有功人员,分为发现奖、中间奖和最终成功奖等,保证及时奖励到位。

 

    “发现了矿就奖励;勘探过程中有新的进展,跟进奖励;最后成果评审后,再奖励。这体现了奖励的及时性,可以极大提高广大技术人员的找矿积极性。”徐小磊说。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勘查经费投入,因为这是保证实现找矿突破的前提。”徐小磊透露,为了化解勘查风险,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该局目前正与相关银行和投资公司合作,共同发起成立地质勘查基金。

 

    “此举必将加快我局矿权的勘查步伐,早日实现更多、更大找矿成果的突破。”徐小磊补充道。

 

    (四)

 

    不仅仅是地矿局,已实施属地化管理的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和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的找矿成果同样出色。

 

    “十一五”以来,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坚持“地质立局”发展战略,新发现1个特大型锌金多金属矿、1个大型钨矿、6个中型多金属矿、5个小型多金属矿、7个大中型非金属矿和10个具有较大找矿远景的勘查区。尤其是“安徽省南陵县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十大找矿成果”称号。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则在加强公益性地质工作、拓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十一五”期间,全局共完成地质勘查钻探工作量达200多万米,地震及物探物理点80余万个;提交了淮北煤田邹庄等大中型勘探报告12件,可供建井的各类煤炭资源储量约50亿吨;提交了淮南煤田连塘李等普详查报告11件,提交煤炭资源储量近30亿吨;提交预查以及一批生产和在建井补勘报告50余件。

 

    为促进地质找矿突破,除了积极参与合作各类地勘基金项目之外,这两个局还利用自有矿权、自身技术、资料信息,寻求同社会大型矿产企业的合作。

 

    据了解,目前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已与中冶集团、浩研投资集团、沪商集团公司等开展相关合作;安徽省煤田地质局也与华能集团签署了协议,参与了国土资源部页岩气勘查项目的投标,拟开展页岩气勘查开发……

 

    “实现了地质找矿的新突破,主要得益于地质找矿新机制的出台和省相关政策的支持。”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副局长于广陵认为,调动地勘单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地勘单位找矿主力军的优势作用,地质找矿必将有重大突破、快速突破;而与其他单位的合作,将会更好地促进该局地质找矿的更大突破。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副局长丁宝军也非常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十二五”期间,该局将利用现有的矿业权,与大型矿业集团和能源企业广泛合作,积极投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求实现“一队一矿”。

 

    (五)

 

    “十一五”以来,安徽省地质找矿成果无疑是闪亮的。

 

    记者从该省国土资源厅得到下面一组数据:

 

    找矿取得重大成果,先后发现和探明大中型矿产地87处,新增资源储量煤炭57亿吨、铁矿石9亿吨、铜金属量109万吨、铅锌金属量186万吨、钨20万吨……

 

    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先后提交各类地质报告1942余份,为包括“861”项目在内的966项重点工程提供各类服务39万件次……

 

    地勘经济得到较快增长,“三大局”总收入从2005年的2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66.8亿元,利税由1亿元增长到5.4亿元,职工人均年收入由1.63万元增长到7.29万元……

 

    此外,该省还在全国率先出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在钻探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创造了国产小口径绳索取芯全国新纪录,重磁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这是记者一行对安徽省地质找矿的普遍看法。

 

    谈及为何能取得这样好的成果、今后如何保障战略行动的实施,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良纲认为,这主要基于省厅能一直切实履行好找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并以省地勘基金为抓手,大力推进了找矿突破战略。

 

    “安徽省地勘基金在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他表示,近年来,该省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定,完善了省地勘基金管理,比如地勘基金在制度设计上,紧紧抓住找矿突破涉及的资金保障、资本与技术结合、调动勘查单位和生产一线地质技术人员积极性等关键环节,项目来源充足,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质量监控机制和高水平专家团队作保障。

记者了解到,除设立时不少于5亿元的“铺底”资金外,该省地勘基金还允许国有地勘单位和大中型矿山企业等社会投资人参与,最高合作比例可达到80%。目前,随着找矿的新发现、新成果的增加,社会资金投入的力度也逐年加大,省地勘基金已投入4.7亿元,吸收和拉动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市(县)财政等方面勘查资金投入15.6亿元。为调动地勘单位找矿积极性,该省规定,由省地勘基金全额投资的项目,其矿业权出让价款扣除勘查成本后的净收入,按一定比例留给勘查单位(其中金属矿产为20%;煤及埋藏于地下并采用井下开采的非金属矿产为10%)。

 

    “我们今后将以找铁、铜、铅、锌、金、钨、钼、煤、铀、地热等资源为主,兼顾优质非金属,预期提交矿产地70~100处,其中:金属矿50~70处、煤矿10~15处,其它10~15处,形成5~10处新的矿业开发基地,建立3~6处国家级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在采访过程中,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处长夏炎介绍了安徽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目标和任务,“预计累计新增原煤资源量50亿~60亿吨、铁矿石量7亿~8亿吨、铜金属量120万~150万吨、WO3 40万~50万吨、钼金属量220万~240万吨、金金属量100吨~120吨、铅锌金属量150万~180万吨。”

 

    找矿春风至,秀美在江淮。创新加实践,成果更辉煌。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如何集中全省的优势地质技术力量、调动社会投资人积极性、加大勘查投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基金管理制度,使省地勘基金真正成为落实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一责任人的有力抓手。”在采访的最后,陈良纲厅长如是说。

返回顶部